2015年 12月5日:
早上乘搭金缅甸航空 Golden Myanmar Airlines 飞至黑河机场 HeHo Airport。黑河机场坐落在 3858 尺的高原上,机场的承载量很小,每次只能允许一架飞机起飞或降落。因气候的关系飞机延迟一小时起飞,航程一小时,票价 111.30 美元。这次的班机超过一半为空座,缅甸的内陆航空不对外开放,效益低,价钱昂贵,旅客一般选择支付约五分之一的机票费用乘搭长途豪华巴士。
我的住宿地点位于距离黑河机场 40 分钟的卡洛 Kalaw。旅店安排一辆德士到机场接载,费用为 30 000 kyats。
《 卡洛 Kalaw 》
卡洛为缅甸中部掸邦 Shan State 的避暑地段,海拔 1320 米。12 月份温度介于摄氏 12 至 24 度之间,相对仰光 19 至 32 度的炎热气候,感觉凉爽的多。
从机场往旅店的方向开车,风光明媚,路边长着许多黄色的太阳花,田里种着黄色的芝麻花,绿色丛林溢出黄熠熠的色彩,煞是好看!
司机说这是芝麻花,种植它是用来制作食物油。
这是缅甸的太阳花,分得出与芝麻花的差别吗?
我住的旅店叫做 Thitaw Lay,意思是 ”小森林”,距离市镇大约 1.2 公里,出入若不走路可叫车,打出租车 2000 kyats。这是我在缅甸期间最满意的住宿之一,费用含早餐前两夜单人住 18 美元一晚,第三晚延住折扣至 14 美元。早餐的松饼和面包是自家制作烘制,新鲜又可口好吃,还附加炒饭、鸡蛋和水果,吃得肚子饱饱的。
喜欢这间旅店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绿色自然环境。过来卡洛的旅客绝大多数是为了参加徒步走山的活动。他们会选择在干旱的 10 月至 4 月间,加入网上名气较响的组织安排的 3 日 2 夜、2 日 1 夜 或者 1 日游。为了方便吃喝及出入行走,一般住在镇里的旅店,意味着就是要在尘沙扑面,汽车摩多车滚动穿插的地区度过夜晚。这间旅店的好处是它偏离市镇,可以享受清新凉爽的空气、静谧的环境以及明媚的田园风光。
安顿行李后,我借坐一辆摩多车去市镇,到一家名叫 Sam's Family Restaurant 的餐馆吃午餐。这家餐厅兼经营徒步走山活动,吃饭的当儿,我也在旁听一名职员向不断走进店里询问的旅客讲解徒步行程的内容。大致上是说路程坎坷,上坡下坡次数频繁,会经过茶园、菜园、果园到少数民族区域,一天要走七小时的路,夜晚住宿村民家或寺院。3 天 2 夜 或 2 天 1 夜的徒步终点为莱茵湖,从那里再坐船到湖上或附近市镇的预定住宿,行李会被安排托送到居住的旅店。
听完讲解,思绪的蜻蜓在脑际里无节奏的乱飞,过来之前信誓旦旦地以为完成 3 天 2 夜的行走应该没问题。进来看着报名的个个都是高头大马、身材健硕的青年洋哥洋姐,心里着实惶恐不安,又加上好几个月来因琐事烦身,也没做什么运动锻炼,到时要是跟不上队伍怎么办?还是谨慎为妙,于是我决定先报名隔一天的一日行程,想着如果一天能够,再参加个两天一夜的。负责人看是后天的活动,叫我第二天下午五点再过去确定是否凑够人数可以成行。
回去旅店后无所事事,接着在那个慵懒的下午,端起相机四处寻猎镜头,凝视斑驳光影交叠的变幻空间,品嚼时光给予的清幽恬静。
旅店后山有个寺院和村落,闲来无事到那里走走时,一点儿都不用顾虑别人会有什么特殊的眼光。缅甸人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不会粗言秽语说话,也不会眼睛死盯着别人的,所以完全可以轻松自在地在陌生的地方行走。
晚餐时候旅店主人安排外卖服务,点好菜单后不久就有人送餐到餐厅。这晚我的主食再加一罐啤酒总共 5 200 kyats。
12 月 6 日
《 槟达雅 Pindaya 》
槟达雅也是在掸邦 Shan State 内,离卡洛 50 分钟的车程。通过旅店预定一辆德士观光,一天行程 35 000 kyats,如果想要节省费用,可以在市镇找旅行社。
驱车前去的路途景色迷人,纵横田野的片片黄色芝麻花,绿油油等待成熟的稻子,以及棕红色的土地,构成一幅缤纷靓丽的排列组合。
缅甸人民大部分还是生活在农业社会的阶段,在他们的财富存折里挂帅的不是金钱的数字,而是多少头牛、羊、马、或者几亩田地和其他耕种物。牛是农业社会里最佳的支柱伙伴,可以用来帮助进行强力劳动,诸如耕种犁田、磨稻谷、拉车运输等。
《 农夫市场 》
每隔五天便是市场日,山上的农夫把栽种的农产品带到集市卖。这天恰逢市场日,赶集人、买卖人、汽车、摩多车、脚车、马车、牛车、拖拉车和小型巴士交错着淡进淡出的街道,杂声沸鼎,异常热闹。
《 塔罗湖 Pone Taloke Lake 》
清澈的湖水和着绿色植被衬托的青山,静默地诠释着淡雅邈远的意境。在时光深处的机缘里,我刚好取景,你刚好经过,人生如是。
佛塔如林。
《 榕树 Banyan Tree 》
在槟达雅有几棵榕树的分布状态很能吸引游客特地到场歇息拍照。榕树的种子非常小,熟知长成树后的覆盖面积无比之大。阳光从树叶缝间筛洒而下,斑斑点点,夹杂着黑色的树影,构造出一种空旷浩气的艺术美感,宛如在探索孤傲的大自然如何能被揉成这般风情万种的姿势。
《 瑞乌明洞佛塔 Shwe Oo Min Natural Cave Pagoda 》
石灰岩洞穴里供奉超过八千个佛像,捐助者来自世界各地,远至欧洲、美洲。随着年轮的扩大,数目还在不断地增加,洞里有的地方佛像摆满到要侧身过通道。
山上绮丽的风景,不仅是视觉上的飨宴,更是片刻安定心灵的神曲。
回到卡洛时到餐馆询问徒步走山的报名情况,结果隔天的一日行总共有六人,可以编成一组。早上八点出发,有车到旅店接送,车费 1000 kyats.
在山姆家庭餐馆的晚餐
12 月 7 日
《 徒步走山一日游 One Day's Trekking Tour 》
徒步连绵起伏的山路,宛若穿越千年的昭示,从菜园至稻田、从果园至茶树,旋荡着世代农民的辛勤劳动的音律。六个小时携夹着芬芳泥土和清凉空气的行程,透过散发的汗水、急促的呼吸、沉缓的脚步,换来的是与大自然相依相偎的亲昵,用意志力战胜疲惫的成就感, 以及运动后全身通畅的欣悦。
在苍穹天幕下,坐看高低起伏的绿色植被,远见晴岚笼罩的连绵山脉。
铁皮房屋分布得像是一方棋盘。
布满绿黄稻穗的大地焕发出丰盈成熟的气息。
稻黄天,田野掀起绿毡波浪时,牵牛出行,且行且珍惜。
滴滴点点橙色的橘子在浓稠的树林里翻腾,好像随处涌出的闪亮晶球,摇曳多姿,叮咛着农民赶紧采摘。
我们在一个村民的家里歇息,两个带队导游负责烹煮午餐。炭烧食物,用竹筒吹气时,冉冉升起的烟雾,薰得眼睛睁不开,眼泪直流。她们俩都是从遥远的乡下出来的当地大学生,但是一年只上两个月课应付考试,其余的时间都在打工挣钱。
这家主人穿着民族服饰在大厅兜售衣服及手工艺品。缅甸共有八大族群,135 个民族,人种分布多样复杂。

我们这一队共六人,其他成员来自澳洲、法国及德国。
行程后回到出发点山姆家庭餐馆,负责人告诉我报名的 2 天 1 夜完全没有反应,不能成行。在卡洛地区最受欢迎的徒步走山项目是 3 天 2 夜,时间充足,能够有比较深入的上山下乡体验。
多了一个晚上的住宿需要搞定,回到旅店后我赶紧无线上网预定第二天在下一个旅游地鸟水 Nyaung Shwe 的旅店。在缅甸无线上网很考耐性和毅力,使用的是 断断续续的 3G 网络,速度超慢,运气好才打得开网页,网上订房不容易。想着只是一个晚上而已,不惶多找,随便碰运气点击一个看似还可以的旅店算了。
这晚点的还是旅店的外包晚餐。
12 月 8 日
《 鸟水 Nyaung Shwe 》
鸟水是茵莱湖 Lake Inle 东北上端的小镇,茵莱湖上的住宿有限且价钱昂贵,一般游客会选择在鸟水过夜。
从卡洛到鸟水可以乘搭火车、巴士或出租车。我与之前一天徒步走山的两名队友约好一起坐出租车过去,车程一小时,车费 35 000 kyats,外国人需另付十美元的入境费。
过来之前临时预定的旅店园景外观还可以,员工亲切友善,只是房间内部的家具以及毛巾床单陈旧,不怎么放心,还好只是一晚,费用 25 美元。
鸟水位于茵莱湖的上端,也是大多数旅客集聚居住的小镇,自然比较繁华。但由于缅甸的旅游业还在对外开放的起步阶段,游客不算太多,仍然保有惇朴的风貌以及静谧的乡土气息。缅甸人很友善,见面说声问候语:“Mingalarbar ”,意思是 “给你好的东西!”,他们就会面露微笑地还以同样的祝福。
下午租来一辆脚车,穿越小道、兜转市场、徘徊田野、滞留渡口,畅快淋漓地驰骋游荡。
12 月 9 日
又是一间挺好的旅店, Zawgi Inn, 两晚 97.30 新元。一进门就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虽还未到入住时间,职员却热情地献上一份丰盛的早晨让我享用,于此同时赶紧收拾房间,让我提前进住。旅店门口、房间出口以及绿林通道各自摆置看似大石头的东西,仔细瞧,喔,都是晶莹剔透的水晶石。连一般的旅店都有条件到处随意放置水晶石,不得不承认缅甸真是个瑰宝遍地的地方!
早餐时,隔壁桌是一对来自荷兰的夫妇,已经在缅甸两个星期了,打算继续行走,待至签证期满的 28 天为止,谈话契机不错,大家同意当天结伴一起坐船游茵莱湖。
《 茵莱湖 Lake Inle 》
这个誉为世界第二大天然高山湖泊,因其气势宏大,成为不计其数慕名前来游客的隐逸园。它托浮着大片的水上菜园,多个水上寺院、作坊、餐馆、酒店, 200 多个水上村庄和15 万人世代繁衍生存的空间,彼此之间都有大大小小的水道相通。
早上通过酒店搬我们找来一个船夫,包船一日的费用为 20 000 kyats。参观的项目有:单脚渔夫、银器作坊、Phaung Daw Oo 塔、木船及木工作坊、雪茄作坊、织布作坊、Shwe Inn Tain 寺院、长颈族村庄。
《 单脚渔夫 》
单脚渔夫是茵莱湖上特有的兼划船及扑鱼的方式;即渔夫手握着锥形藤架渔网,单脚站在船尾,另一只脚和手缠持着船桨。站立着是为了方便渔夫视线穿透水上的浮游物,看到鱼儿出没的行踪。
茵莱湖上单脚渔夫扑鱼的表演造型确实很美。
湖面上的浮游生物在阳光的反射下,散发宛如繁星般的点点荧光。
而渔夫真实的扑鱼工作却是非常辛苦。
《 银器作坊 》
《 Phaung Daw Oo Pagoda 》
这座修建在人工岛上的佛塔,是掸邦最著名的佛塔。
《 木工作坊及雪茄厂 》
《 午餐 》
《 水上织布作坊 》
《 水上农田 Floating Farms 》
茵莱湖的水上农田的园地是由竹竿垫底,串连水葫芦,铺盖泥土,经年累月沉淀积累而成的。水上农田的优点是它能随季节的潮起潮落自行弹性升降浮动。农田上种植番茄、豆类及用以制作雪茄的烟草叶等农作物。
《 Shwe Inn Tain Monastery 》
《 长颈族村庄 Yawma 》
过去,为了保留传统和民俗;现在,为了旅游收入,她们无怨无悔地在颈部穿戴着一圈又一圈的铜环。身材比例非正常:是长长的颈圈把长颈村的妇女高度拉上去,仰或是重重的颈圈把她们的躯体给压下去?
翻转的白浪宛如万千无形的绳索,船上的人往高空抛洒亦能牵引着鸟儿的浮生诱饵。真正的自由,或许并非彻底脱离平常的生活形式,而是身在其中却不为它的琐碎所羁绊。
12 月 10 日
《 Shwe Yan Pyay Monastery 》
早上九点从酒店出来骑车走约二十分钟,就看到一座古朴质雅的柚木寺院。它以其特殊的外观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旅客,向他们述说古时候缅甸国王和掸 Shan 族人民决定停止战争,并且携手建筑一个代表和平的寺院的事迹
柚木寺院的旁边有个白色的佛塔,内部供奉千个来自各方乐捐的小佛像,红色的墙壁上镶嵌着由碎玻璃拼凑而成的佛教故事图像。
《 小沙尼 Novice Monk 》
缅甸佛教家庭的男孩约五至八岁时开始出家,出家对男孩而言是一种荣耀,也是认为被人尊重的开始。届时举行隆重的出家仪式,在家人的簇拥下光荣地进入寺院。出家时间依个别情况可短可长,短则一个星期,长则几个月或几年,次数不限。贫穷人家没钱负担正规学校的学费、课本、制服及生活费时,可以让孩子在寺院住宿学习。寺院不单涵盖佛法,也教导科学、数学和英文。小沙尼不算是僧人 Monk ,成为僧人必须等到至少 20 岁时才能要求自愿出家,受戒成为比丘 Bhikkhu。
小沙尼专心致志地刻苦学习,全然不受游客行走和拍照的干扰。
《 静坐 Meditation 》
缅甸人的主体信仰为小乘佛教,而静坐禅修即是其核心修持方式。信徒到寺院和佛塔,不烧香也不点蜡烛,只诚心地为佛像贴金箔、膜拜、施捐及静坐禅修。
小乘佛教的静坐方式以纯粹观察呼吸为主。盘腿静坐时,在时光仿佛冻结的空寂萧穆大佛面前,屏息凝神谛听来自心灵系数沉淀后的静谧;洞察体内肠胃的浊气,气血经络的堵塞,身体的各种负面的情绪散发出来的强烈震撼。以不追逐贪嗔痴的觉知接受生生灭灭的无常,允许身体内部一切感受随着时间消融,像浮云烟雾般散去,从而体验到身心宁静舒畅产生的简与净。

《 耀谛寺院 Yaw Thit Monastery 》
沿途看到一座美观典雅的寺院,按耐着好奇心往前探究,不久从里面发出些许声响,一名老者僧人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参观。到了寺院大厅,另一名中年僧人端出绿茶和糕饼欢迎我们到访。待我们坐定后,老僧人向我们缓缓地介绍自己和寺院的情况。
老僧人就是寺院的住持,名字叫做 U Kon Da La, 今年 76 岁,20 岁时出家。这所寺院由他和中年僧人打理。寺院目前的活动主要有两项:一是在学校假期时期为小沙尼开办一星期的短期课程,另一项是让附近的村民每逢初一十五在寺院里全天静坐。
老住持很健谈,话匣子打开后侃侃而谈,可惜我们这天行程很紧,无心逗留,向住持告别后,继续骑车上路。
《 游湖 》
我们往北走再绕回头到对岸乘船过湖,沿途遇到其他旅客也骑车行走相同的路线。到了渡口,我们三个又凑合两个年轻洋妹一起和船夫讲价。船夫说五个人五辆脚车需要动用两艘船,每艘10 000 kyats。洋妹说酒店人员告诉她们一艘船只需要付 8 000 kyats,不同意就作罢,另找其他船只,船夫终于妥协降价,两艘船总共 16 000 kyats。
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坐船欣赏风景时,迎面划过一艘船,仔细一瞧,里面竟然是载着六个人及六辆脚车。相比我们却是用了两艘船来载五个人及五辆脚车,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谈判功夫还是逊色的!
话说回头,若以坐船的稳当性和安全度考量,由于没有超载重量,我们保有的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人生路上何尝不是如此,处处急功好利,较劲葵花宝典的门道,横空出世的便宜,就算是压倒性的胜利,这种推到极致的贪念,蹭蹭往上窜的背后,是否也隐含着无以衡量的潜伏危机呢?
午餐就在码头岸边的小屋,。。
小姑娘用这艘船单腿划舟载我们到水上餐厅用膳。在茵莱湖上划小船都是用叫人人叹为观止的单脚功夫。
《 红山酒庄 Red Mountain Winery 》
酒庄山上的景色非常优美,绝对值得冒汗踩着脚车上山。不想折磨自己的话,也可以花钱找人驾摩多车载上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